信息公开、通知公告 学院首页>信息公开、通知公告>
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
发表日期:2021-12-28 21:09 作者:admin 编辑:admin 浏览次数:


一、学生发展

(一)招生情况

2021年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设置招生专业21个,截止至 2021  11 月 3日,完成三年制录取2223人,实际报到1833人,报到率82.45%,五年制转段75人。五年制(含“3+2”联合办学单位)录取725人,实际报到590人,报到率81.38%;高职扩招招生27人。现有三年制大专在校生人(含弹性学制学生)4546人,五年制大专在校生1451人(含“3+2”联合办学单位)。

(二)就业质量

1.就业率。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全国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保证我院学生充分就业,学院充分与企业联系,调研就业市场,了解企业用工需求;精准解读就业相关政策,尽早谋划,充分动员,广泛宣传,积极鼓励学生创业就业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2021年共有毕业生593人,截止9月1日,581人就业(其中500人签订劳动合同就业、70人专升本、7人自主创业、4人灵活就业、12人待就业),就业率为97.98%。与2020届2020年12月31日就业率基本一致。

2.就业现状满意度:学院已建立毕业生就业服务跟踪和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学院2021届毕业生主要为机械制造、化工、药品生产、信息类相关专业,经过调研,社会、企业需求量较大。目前用人单位综合满意度为96.3%,通过调查结果来看,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整体印象较好,对其敬业精神、诚实守信、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给予了充分肯定。2021届毕业生就业平均月工资为3812元,对比2020届毕业生就业平均月工资3215.14元,增长了597.82元。通过调研,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达96.71%,比去年增长4.54%,毕业生对学院的满意度有所提升。

计分卡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指标

单位

2020

2021



1

就业率 

%

97.33

97.98

2

毕业生本省就业比例

%

50.34

40.28

3

月收入

3215.14

3835.98

4

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

72.08

84.17

5

母校满意度

%

92.17

96.3

6

自主创业比例

%

1

1.21

7

雇主满意度

%

无上届毕业生

96.37

8

毕业三年晋升比例

%

毕业暂未满三年

毕业暂未满三年

 

(三)在校体验

1.教书育人、课程教学满意度

2021年,学院对在2020级、2021级开展了教学满意度调查,综合满意度94.89%,对比去年提升3.5%,教书育人满意度94.8%,对比去年提升1.7%,课程教学满意度94.98%,对比去年提升1.7%。学院在校学生对教学工作相对比较满意,教学满意度稳步提升。

2.管理服务工作满意度

1)学生工作满意度

2021年,通过开展学生工作满意度抽样调查,总体满意度87.39%,一年级学生满意度为85.5%,二年级学生满意度88.5%,对比去年总体满意度提升1.09%。学生管理服务部门将根据调研结果,深入分析思考,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和提高学生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2)教学管理满意度

2021年,学院对2020级、2021级学生开展了教学管理满意度调查,教学管理总体满意度91.92%,2020级满意度为93.56%,2021级满意度为90.72%,对比去年总体满意度提高0.57%。学院将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给予学生更优质的教育管理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后勤服务满意度

学院在2021年度继续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实施食堂“6T”管理,明厨亮灶达到100%。2021-2022学年上学期,对学院2020级、2021级学生开展了后勤服务满意度调查,后勤服务满意度90.42%。学院后勤管理处始终坚持“三服务、三育人”的服务宗旨,围绕“学生中心,能力本位”的办学定位,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后勤服务。

3.在校生发展情况

学院坚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大教育教学改革,一是加强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建设。专业课融入国家教学标准要求,融入行业企业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组织全院在校生参与学院举办的建校60周年、技能节竞赛活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二是找到“高素质人才”培养关键点,以公共基础课、通用素质课程为载体,结合国防教育、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修订2021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全院在校生开展知识技能、工匠精神、劳动精神、职业生涯、创新创业等各类培训讲座,提升了全院在校生的综合素质。

4.学生社团建设、课外育人满意度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工作,按照学院“四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特长添彩”体系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理念相关要求开展社团工作,学院学生社团由学院团委、学生处(学生工作部、武装部)统一管理,每年都对学生社团注册登记及年审,每个社团都配备至少1名指导教师,按照学院印发的《学生社团管理规定》、《学院关于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指导社团认真开展活动。学院团委、学生处(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各系部团总支对各社团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和指导,确保各社团积极健康发展。丰富了学子们的业余生活,形成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合力育人。目前学院共有两个院级社团:定向运动社、篮球社,六个系级社团:物联网电子技术社、泛在通讯技术社、风云棋社、本草社、化工精英社、IT社。坚持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积极开展方向正确、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生反馈表

院校代码

院校

名称

指标

单位

2020

2021




1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

1368

 

1836


2

教书育人满意度—    


1)课堂

调研人次

人次

1354

1836


满意度

%

94.8

92.27


2)课外育

调研人次

人次

1354

1836


满意度

%

93.61

91.95


3

课程教学满意度—    


1)思想政治课教学

调研课次

课次

80

40


满意度

%

94.8

95.32


2)公共基础课(不含思想政治课)

调研课次

课次

13

10


满意度

%

94.98

92.79


3)专业课教学

调研课次

课次

385

210


满意度

%

94.98

87.61


4

管理和服务工作满意度—  


1)学生工作

调研人次

人次

683

1306


满意度

%

85.5

88.5


2)教学管理

调研人次

人次

1354

1836


满意度

%

93.56

90.72


3)后勤服务

调研人次

人次

1320

1775


满意度

%

90.24

90.56


5

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时间

人日

350

60


6

学生社团参与度—  


1)学生社团数

8

8


2)参与各社团的学生人数

265

110


(四)职业发展

为使学生全面发展,学院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做好学生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转化能力和动手实操能力。学院分管副院长牵头,邀请校外专家、企业专家为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59次,其中校内线下课程16次,省级、国家级线上课程43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科学的择业观。同时打通自考本科渠道,开展继续教育学历提升,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学生职业能力长足发展的基础。我院2021年毕业生有70人通过专升本进入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学院等本科院校就读。多次召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座谈会,进一步加强了企业与学院的“联姻”,疏通学生毕业就业渠道,增加学生就业机会,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和多元化的成长通道。

(五)自主创业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质量,2021年学院支持学生开展了3个创业项目,组织学生参加云南省第三届技工院校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优胜奖。2021年共有7名毕业生自主创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率1.18%,对比去年提升0.18%。

二、教学改革

(一)专业设置

2021年,教育部更新了2021年专业名称、代码及目录,编制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新旧专业对照表》,学院根据省教育厅下发的《2021年招生专业备案填报工作通知》要求,在19个专业的基础上,综合考量教学资源及专业建设、长期发展等因素, 主动融入与服务中国制造 2025、“一带一路”倡议、 云南“三张牌”等战略实施,以服务产业和学生发展为宗旨,坚持适应性原则,新增2个专业,着力构建以工科专业大类为主体,服务支撑产业较有力、结构较为合理、办学基础较雄厚、办学特色较鲜明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专业体系。

2021年三年制高职高专招生专业 21 个: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药品生产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中药材生产与加工、健康管理、软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智能互联网络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烹饪工艺与营养、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五年制高职高专招生专业 10 建筑装饰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技术、机电技术应用、制药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软件与信息服务、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幼儿保育。

(二)人才培养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及云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为保障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在现有的《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试行)》基础上,以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长远目标,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实际条件,对学院2020-2021学年下学期、2021-2022上学期所有开设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了编制、修订,并严格检查教学标准的执行情况。

 2021年学院全力推进竞赛工作,积极组织承办及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累计79名学生在参加省级比赛中获奖,其中4个一等奖、22个二等奖、53个三等奖。

(三)校企合作

学院与130余个企业建立了稳定校企合作,培养了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为鲜明特征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展现了高职高专人才的优势。在育人育才方面,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在教学实践环节,把校企合作渗透到各个方面。建立健全系列校企合作制度,强化政策引导,不断加强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的建设,建立“双证书”制度,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为学院培养技能人才提供了保障。学院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进行1+X”证书试点,试点学生108人,将于12月份参加试点证书取证考试。

(四)产教融合

一是变被动合作为主动合作,主动联系企业、主动服务企业、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为云南白药集团等公司长期提供在职职工提升培训服务、学生见习、实习,疫情期间参与加班赶制医疗用品。

二是校企共建“联系企业服务站”开展校企立体式、全方位合作。充分发挥学院办学优势,密切关注企业需求,找准合作切入点,采用“订单培养”合作模式、顶岗实践合作模式、现代学徒制和新型学徒制模式、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共建职工培训基地、实现产学研结合、合作经营实训基地、合作共建一站一室方式,依托“联系企业服务站”积极吸收合作企业参与发展云南技工教育集团,目前成员企业已达39家,专业覆盖机械、化工、钢铁、冶金、烟草、建筑、医药、电工等。以二产领域为主,辐射一、三产业,覆盖面广,参与行业众多,为开拓高等职业教育新阵地发挥了更大作用。

三是建立产业学院。与东软集团合作建立信息技术产业学院,东软派遣了20余名具有工程技术实践的教师到校任教,共同策划、实施、评价,共同建设信息类专业,深受学生和社会欢迎。

四是采用“以成果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项目教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聘请了嘉兴百康光学股份有限公司3名高级技术人员到校开展专业核心课程教学4学期,学院180余名学生于20211月至4月分批前往我院校外实训基地-百康光学学院开展实训学习及毕业设计。学生就业采取企业推荐,用人单位考核的方式,优先录用我院优秀学生。

(四)教学资源

1.学院对应设置的专业,分别建设了化工实训室、制药实训室、烹饪实训室、汽车实训室、液压与气动技术工作室、PLC与GOT技术工作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等47个实训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738.03万元,能够满足专业的教学实训要求,为学院人才培养提供了硬件保障。

2.图书文献资源。逐步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图书馆建设,逐年新增图书资源,搭建信息化图书管理系统,现有纸质图书18.4万册,基本保证广大师生教学、科研需要。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正式授权,学院图书馆免费开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补充了学院文献资源,助力教学科研建设,建设“学习通”数字图书馆,进一步增强图书信息化建设。

(五)教师队伍

2021师资队伍总量达272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105人、校内兼课教师68人、校外兼职教师53人,校外兼课21人,其他人员(教育教学管理人员)65人。校内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7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比例30.19%。硕士研究生学位教师18占比17.14%,大学及以上学历教师8681.90%,双师型教师61人,占58.10%。师生比为16.16。教师队伍中涌现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教练、云岭首席技师云南省优秀教师、第十五届全国技术能手刘旺才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首席技师、全国技术能手、云岭工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兴滇人才奖获得者郑棋元45届世界技能大赛“飞机维修”项目银牌翻译段宜宏云南省技术能手杨志凯;“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施国文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教师、全国素质教育模范教师、全国素质教育师德标兵、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学名师、“云岭教学名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李学章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师。

案例:学院郑棋元老师获批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刘旺才老师获第十五届全国技术能手;段宜宏老师破格申报副高级职称,面向社会公示结束;郑棋元、刘旺才、段宜宏获得安宁市“螳川人才培育”优秀人才配套奖补。

 

 

教学资源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

2021

1

生师比

12.65

16.16

2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

%

47.17

58.10%

3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比例

%

30.19

29.52%

4

教学计划内课程总数

学时

187

323

其中:线上开设课程数

学时

0

0

线上课程课均学生数

学时

0

0

5

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

Mbps

10000

10000

6

校园网出口带宽

Mbps

1010

1010

7

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

1.44

0.68

8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

20063.5

15756.70

 

(六)教学诊改

学院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照学院2020年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合格评估整改清单,在完善教学制度、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对照自查,教学环节从制度、执行、反馈、修改几个环节进行了诊改。

(七)疫情防控常态化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重要指示精神,学院认真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一是学院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院疫情的预防、管控、科普宣传、监督协调、舆情掌控、报告、引导、处置等工作。二是利用校园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多渠道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三是动员在校生、教职工进行疫苗接种。四是开展全院环境卫生大扫除,定时进行消毒。

三、政策保障

(一)政策引导及实施

学校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在主办单位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的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关心指导下,按照《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发展规划》,修订了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文件118个,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教学、管理体系。

(二)科研项目实施

2021年,学院科研工作有序开展,完成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8项课题的结题验收工作,组织校外专家评审,8项课题顺利结题。持续推进2022年科研工作,申报2022年度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课题12项,省级课题5项,2项获批立项。申报专利1项。

(三)质量保障与成效

1.质量保障

学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各主要教学环节建立了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工作要求和工作规范,多元化质量监控制度体系完善,运行效果良好。

一是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为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能主动适应新形势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制定《云南技师学院(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指导意见(试行)》。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完成学院2021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审定、推进执行工作。学院召开2021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推进情况报告会,进一步提炼了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规范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等。    

二是严抓教学督导工作。继续加大教学督导工作力度,按“制度问责、全员参与、科学推进、扎实落实”原则抓实教学督导工作;严格按照教学相关制度,坚决推进落实教学督导制度,根据教学督导实际情况,将教学督导实际情况归纳汇总,形成教学督导情况报告上报学院;做好常规教学检查记录及相关教学台账的收集整理工作,加强教学部门的业务服务指导和教学常规检查。

三是教学制度建设工作。完成学院各系、部(院)教研室设置、调整,教研室主任聘任工作;修订并印发《中共云南技师学院(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印发〈云南技师学院(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设置、调整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共云南技师学院(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教研室设置及教研室主任聘任的通知》2个制度文件。启动学分银行建设管理体系工作,制定《云南技师学院(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分银行建设管理办法》,贯彻实施国家和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拓宽学生学习通道,解决云南技师学院(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弹性学制、培训学员等各类学习者工学交替矛盾,实现在校、在企、在家,线上线下学习融通,构建终身教育学习体系、服务各类学习者发展。

 四是推进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健全完善教学督导规章制度,加强教学督导机制建设,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评价,强化教学质量监控。落实“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学生获取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情况的评价。将“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企业评价”有机结合,对教师的教学态度、课堂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教学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帮助和指导,使其不断改进和提高,培育积极的教学质量文化。

2.成效

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保证下,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就业率位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2021年共有毕业生593人,截止9月1日,581人就业,就业率为97.98%。与2020届2020年12月31日就业率基本一致。

二是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奖众多。累计79名学生在参加省级比赛中获奖,其中4个一等奖、22个二等奖、53个三等奖。

三是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毕业生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毕业生就业单位满意度高,综合满意度为96.3%,对我院毕业生的整体印象较好,对其敬业精神、诚实守信、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给予了充分肯定。2021届毕业生就业平均月工资为3812元,对比2020届毕业生就业平均月工资3215.14,增长了597.82元。通过调研,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达96.71%,比去年增长4.54%,毕业生对学院的满意度有所提升。

(四)经费投入与绩效执行

2020年学院投入总额3,510.6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投入2,023.09万元,项目支出投入1,487.52万元;年财生均财政拨款水平11674.79元,其中年生均财政专项经费3843.53元。

 

 落实政策表

院校

代码

院校名称

指标

单位

2020

2021



1

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14289.91

 

11674.79

其中:年生均财政专项经费

1924.48

3843.53

2

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

335

335

在岗教职员工总数

253

272

其中:专任教师总数

106

105

3

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万元

0

0

4

生均企业实习经费补贴

0

0

其中:生均财政专项补贴

0

0

5

生均企业实习责任保险补贴

50

50

其中:生均财政专项补贴

0

0

6

企业兼职教师年课时总量

课时

1646

5512

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82300

319986

其中:财政专项补贴

0

0

 

四、国际合作

2020年11月,学院向省商务厅提交关于2021年开展“鲁班工坊-传技授业”援助缅甸曼德勒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因疫情影响,项目未获批准。2021年11月,学院以“缅甸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交流研修班”为题向省商务厅提交了2022援外项目申报材料。

 国际影响表

五、服务贡献

(一)2021年学院全力推进竞赛工作,积极组织承办及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积极服务企业。顺利完成云南省第一届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暨全国乡村振兴大赛云南省选拔赛的承办及参赛工作。学院29名选手参赛,累计获奖26人次,获奖率89.65%,其中获4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职工获奖11人,学生获奖15人;19人入选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云南省集训队,占总集训人数的28.8%,学院被大赛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和“突出贡献奖”;集训选拔后康中莹、李亮等6名师生获得国赛最终参赛资格。

)学院积极组织参加各类体育运动项目竞赛,获得省级第一名2项,第二名1项,优胜奖9项,2名选手荣获优秀运动员1名老师荣获优秀教练员

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培训工作。2021年共计开展各类社会培训10297人次。其中技术技能培训服务10297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488人次,非学历培训到款1500.204万元。

案例:积极响应《云南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云政办发[2019]69号)和《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昆明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办法(2019-2021年)的通知》(昆政办[2019]93(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学院职业技能办学优势,主动融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交融、助力企业职工技能水平提升。承办完成企业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包括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41人的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及竞赛组织工作。

 服务贡献表


六、面临挑战

(一)问题与挑战

在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的领导下,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各工作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高职学院办学时间不长,面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师资和干部队伍素质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有待加强,教科研能力和水平需要持高高技能研究型教师和思政教师数量还需要增加,干部教师作风还需转变二是校企合作需要进一步深化。学院校企合作的程度还不深。三是教育教学质量还有提升的空间。年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极大的规范了学院教育教学工作,但对标“双高”要求和条件,在学院现有教学条件下,推进教学改革仍需补充教学资源。在深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效果方面缺乏创新性指导。

(二)对策与展望

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

二是加大创新团队建设力度,建立教师职业成长阶梯和标准。围绕企业产业升级发展中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